一則關于“月入2000就是中等收入”的話題火了。
昨日,統計局在發布的《2021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》解讀稿中,將2000-5000元劃分為中等收入群體,一石激起千層浪。這被解讀為統計局首次明確“中等收入一詞”定義。
有網友評論,“我4000一個月,剛好養活自己,你覺得我是中等收入麼?”
當日晚間,統計緊急通過其官方微信平臺澄清,中等收入組≠中等收入群體,月入2000-5000并非“中等收入群體”。
“這次時間利用調查中的‘中等收入群體’實際上是‘中間收入組’的概念?!苯y計局說。
截至發稿時,記者發現統計局官方網站的解讀文稿中的相關表述已經改為“中間收入組”。
事實上,本次已是國家統計局第二次發布全國時間利用調查,距離上一次調查時隔十年。本次調查活動自去年年中啟動,調查范圍覆蓋11個省(市),采用國家統一的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樣本框,共抽樣調查20226戶48580人。
調查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生活參與某種活動的平均時間。主要看點如下:
看點一:收入越高越愛看書,高收入組閱讀時長為20分鐘
過去十年,個人自由支配時間增加12分鐘??措娨曇廊皇蔷用竦闹饕蓍e方式,健身鍛煉時間增加8分鐘。
分不同收入組看,收入越高自由支配時間越少。其中,收入越低的居民看電視時間越多,低收入組每天看電視時間為1小時50分鐘。收入越高的居民閱讀書報期刊的時間越多,高收入組閱讀時長為20分鐘,分別是低收入組、中間收入組、較高收入組的3.2倍、1.9倍和1.3倍。高收入組中21%有閱讀行為,而低收入組只有6.6%有閱讀行為。
分析認為,居民自由支配時間增加,分配更趨合理。
看點二:上班族交通活動平均時間66分鐘
居民用于交通活動的平均時間為38分鐘,其中城鎮居民44分鐘,農村居民30分鐘。與有酬勞動相關交通活動的參與者平均時間為61分鐘。與就業工作相關交通活動的參與者平均時間為66分鐘。與學習培訓相關交通活動的參與者平均時間為53分鐘,其中15-19歲居民的參與者平均時間為62分鐘。
分析認為,2021年,居民一天交通活動用時38分鐘,比2008年的75分鐘減少近一半,占全天時間的比重為2.7%,下降了2.6個百分點。其中,上班族工作交通時間比2008年減少16分鐘,學生族上下學交通時間減少27分鐘。交通時間的縮短,體現出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、交通工具的改善以及便利化程度的不斷提升。
看點三:使用互聯網平均時間2小時42分鐘,比十年前增加近兩個半小時
居民使用互聯網的平均時間為2小時42分鐘。其中,男性2小時54分鐘,女性2小時30分鐘;城鎮居民3小時23分鐘,農村居民1小時38分鐘。居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包括通過手機或PAD上網和通過其他設備上網。
十年前,無線網絡覆蓋面很小,智能手機使用不普及,人們主要是通過電腦有線接入上網,平均一天的上網時間僅有14分鐘。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,手機、PAD和電腦的普及,2021年居民一天使用互聯網時間為2小時42分鐘,比2008年增加2小時28分鐘。
分析認為,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。
看點四:睡覺休息平均時間為9小時19分鐘
調查結果顯示,個人生理必需活動,包括睡覺休息、個人衛生護理、用餐或其他飲食活動。居民一天中用于個人生理必需活動的平均時間為11小時53分鐘。其中,男性11小時48分鐘,女性11小時58分鐘;工作日11小時45分鐘,休息日12小時12分鐘。
睡覺休息時間。居民睡覺休息平均時間為9小時19分鐘。其中,男性9小時16分鐘,女性9小時22分鐘;工作日9小時13分鐘,休息日9小時34分鐘。
個人衛生護理時間。居民個人衛生護理平均時間為50分鐘,其中男性48分鐘,女性52分鐘。按5歲為組距分組,20-24歲女性個人衛生護理平均時間最長,為58分鐘。
用餐或其他飲食活動時間。居民用餐或其他飲食活動平均時間為1小時44分鐘,其中工作日1小時43分鐘,休息日1小時48分鐘。按5歲為組距分組,15-19歲居民用餐或其他飲食活動的平均時間最短,為1小時35分鐘。
分析認為,睡覺休息和用餐時間的增加,反映了居民生活方式更加健康。
看點五:中間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,為7小時51分鐘